杨叔子院士极具人文情怀的大先生
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滚珠丝杠副、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皮带轮,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首位院士、老校长,杨叔子开创了喻园的许多第一。他是一名机械工程专家,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国际难题,开辟了我国智能制造研究新领域,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同时,他也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在担任校长期间,高举人文教育大旗,倡导在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在理工类院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人文风暴”。
1952年杨叔子考入武汉大学,1953年因院系并建调整进入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5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他在喻园耕耘七十载,为华科大的发展付出了诸多汗水与智慧。如今先生远去,华科大师生无不悲痛后视图。
1933年9月5日,杨叔子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的一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被誉为“辛亥风云人物”的民主革命先驱杨赓笙。父亲提出的“清廉爱国,师表崇德”的家风庭训影响了杨叔子的一生。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是杨叔子幼年生活的线年,国家百废待兴,怀揣工业报国梦,杨叔子报考了武汉大学机械系木螺钉。院系调整时,该系并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53年,他转入新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继续学习。
谈起大学时光,杨叔子曾脱口而出一个词“艰苦”织布机。“因为从天资上讲,我这个人不太适合学工科。”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门门优秀的杨叔子,面对机械工程学必备的动手能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杨叔子知道,想要成人成才,必须克服困难。他为自己总结的成功四要素中,首先一条便是“人生在勤,贵在坚持”。
1956年,杨叔子加入了中国,他激动地写下了《七律·喜讯批准入党》,用“自此螺钉装配罢,无朝无夜奋奔腾”来表明自己激动的心情以及要用所学技能为组织贡献力量的决心。同年,杨叔子毕业并在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切削机床教研室担任助教。
为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杨叔子下了一番苦功足球门。除了讲慢一点,再慢一点之外,杨叔子会提前将整堂课的讲授过程都思考一遍。哪儿该慢,哪儿该停顿,哪儿该提问,甚至连每一块黑板该如何书写,他都会提前作好安排。有条不紊的课堂教学,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1980年,杨叔子成为系里的学科带头人,47岁破格晋升,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1981年,杨叔子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在合作导师吴贤铭教授的支持下,杨叔子争分夺秒地开展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访问期间,杨叔子完成了一本题为《动态数据的系统处理》的讲义初稿,为本次访问提交了一份完满答卷。临近访问期满,美国方面以优厚的待遇来挽留杨叔子,但杨叔子从未忘记“出国就是为了回国”的初心前角。1982年年底,杨叔子毅然踏上归程智能控制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精密器械、精密仪器制造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提高机械制造加工精度的关键则在精密丝杠。
杨叔子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团队与汉江机床厂合作研制高精度滚珠丝杠,成功研制出“滚珠丝杠副导程误差微型机测量、分析与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滚珠丝杠的精度等级,并于1985年通过了国家鉴定。
钢丝绳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部件,它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及人身安全。断丝是钢丝绳损伤的极端表现,一旦发生断丝则意味着钢丝绳无法继续工作。
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对钢丝绳断丝进行定量检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杨叔子迎难而上,与煤炭部抚顺煤研所合作,经过反复试验,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这一系列仪器在断丝定量检测技术方面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发明奖。直到今天,这项技术在国际仍处于先进水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智能技术及信息通信驱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萌芽,智能制造就是这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议题。杨叔子敏锐地意识到要全面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提高制造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国际前沿技术的关注和思考,他注意到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相融合的新趋势,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工程,提升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他科研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1989年,华中理工大学召开的“机械制造走向2000年——回顾、展望与对策”大会上,杨叔子发表了主题为“智能制造”的论文。
1992年,华中理工大学组建智能与集成制造研究中心,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开创了先河。1993年,一项名为“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准设立,成为我国首个智能制造方面的重点项目。项目的一系列成果提高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同时也为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凭着这些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华中理工大学第一位院士。
“杨校长,有件事情我想不通。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我赞成英语四级过不了关就不能获得学位证,因为要改革开放,要中外交流。但是汉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句子不通,文章不顺钢管法兰,居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证。请问杨校长,这应做何解释?”
1994年,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突然收到一封本校学生的来信。杨叔子看完这封信之后,感觉这名学生的想法与自己多年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合。他立即将信拿到了校长办公会上讨论。学校领导作出决定,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从现在做起!
1995年6月27日,经杨叔子和学校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学校最终颁布了《关于提高我校学生人文素质和中国语文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中写道,从1995年入校的新生开始,华中理工大学每年举行一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所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通过该项测试,未能通过者将不授予学位证书。
1995年9月17日,3800多名该年度入学的各层次学生参加了华中理工大学首次举行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杨叔子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考场查看。
为了更好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质,华中理工大学组织教师编写并出版了《中国语文》教材以及配套的《文学作品选》,专门开设了有关《中国语文》的系列课程,供学生选修。与此同时,华中理工大学还对“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的试题内容与评估方式作出改革,使其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华中理工大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他多次担任主讲人,用自身深厚的人文素养感染全校师生,每一场人文讲座都座无虚席。杨叔子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家具及其配件,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在他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由此发端,并迅速席卷全国,清华、北大、南开等名校纷纷加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大潮。
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华中理工大学办学实力大幅提升。1995年,该校获批多个博士学位点。杨叔子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当时原国家教委在成都开一个会,不少司局长给他讲,华工发展快,质量也好,在国内是一流的。